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真题及模拟试题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详解目录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哲学专业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科目的配套用书,包括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历年真题及详解。根据《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2版)》,精选了历年考试真题,并对全部真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第二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三套模拟试题,其试题数量、难易程度、出题风格与考试真题基本一样,方便考生检测学习效果,评估应试能力。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纸质书,方便对照复习。
同等学力哲学 |
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形态
答: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在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存在形式即社会形态。
2.经院哲学
答: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它是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通常人们把经院哲学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经院哲学是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亚里士多德哲学逐渐成为哲学的大,晚期是唯名论盛行的时期。
3.斯宾诺莎的“实体”
答:斯宾诺莎关于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斯宾诺莎的实体说亦即本体论,包括实体、属性和样式等三方面的内容。斯宾诺莎的实体是独立自存的,这样的实体必定是自因的。从这个定义出发,斯宾诺莎推演出了关于实体的一系列基本规定,即实体是无限的、永恒的、不可分的和惟一的。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经常称实体为神或自然,实际上,实体、神、自然是从三方面对同一东西的不同表述。
4.大数现象
答:大数现象又称随机现象,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当中,它们遵循统计规律,具有概率性质。大数现象一般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由大量成员所组成,每个成员的变化发展结果都是无规则的、不确定的,人们只能探求整个集合的规律性,从整体上表征该集合的属性、特点、趋势。另一种由单个客体所组成,在特定的条件下,该客体的某种行为具有一定的潜在的可能性,人们可以借助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大量次数的实验,求得客体该种行为得以实现的相对大小,以便对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作出数量估计。对这两种类型的大数现象,都可以运用概率统计进行描述和处理,看出大势所趋,得到统计规律。
5.规范
答: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或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除了法律、规章制度、纪律外,学说、理论和数学模式也具有规范的性质。
二、简答题
1.试述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答:(1)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①在世界观中,它确认实践是“感性世界”的现实基础,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②在认识论中,它确认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和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较好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终目的。
③在历史观中,它确认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地位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2.佛教华严宗的“法界缘起”。
答:(1)主要内容
“法界缘起”是华严宗的中心教义,它以“一真法界”为万法的本原,认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一真法界”随缘而生起。“一真法界”也称“一心法界”,实即“真如佛性”,因此又称“性起缘起”。缘起的各种现象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即相人,圆融无碍,处于重重无尽的联系之中,因此又称“无尽缘起”。“法界缘起”是对世界万有形成及其存在方式的说明,其核心内容是: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佛智慧本体的表现和作用,它们均处于相互依存、相互融摄,相互平等,无碍圆融的和谐统一之中。其理论内容即包括因门六义、三性一际义、十玄缘起、六相圆融四个方面。
(2)地位
“法界缘起”是华严宗用来解释宇宙发生和人生现象的基本理论,也是奠定华严宗义学的坚固基石,其思想理论还影响到了天台宗、唯识宗、禅宗等宗派,甚至还影响到了日本、朝鲜等地,推动了朝鲜和日本的华严宗的创立与发展。华严宗对于佛教哲学的主要贡献,是自觉地、广泛地运用了理事、体用、总别、一多等范畴,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的解说。华严宗的佛教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史特别是对程朱理学有很大的影响,程朱理学的形成、论题的提出、范畴应用以及思维方式等等,都从华严宗那里得到了许多启发。
3.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答: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1)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是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而生成万物。
(2)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
(3)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4)任何变化都是原子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5)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
(6)物质都是由原子生成的,没有起因,“不可分”,也看不见,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7)此外,德谟克利特还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活跃、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
4.预设主义下的科学合理性标准。
答:(1)预设主义作为科学哲学的一种科学观,强调的是科学的确定性,将某种预设前提看做是科学的不变的特征,或科学的本质。预设主义存在不同表现形式和特点。预设主义认为评价科学的合理性标准就在于科学的实证性。预设主义关于科学合理性的观点,事实上就是用可证实性预设了意义标准,而用逻辑规律预设了科学陈述的形式。
(2)预设主义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主要代表,他们预设了两个前提作为科学合理性的标准:其一是经验为合理性的终依据;其二是以逻辑方法为合理性的基本形式。这就是科学合理性的普遍的、不可违背的标准。按照科学的追求真理的目的,科学合理性就在于科学方法的合理性,而科学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经验事实对科学知识内容的证实和科学知识结构的合乎逻辑即形成经验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预设主义是建立在对科学知识、理论的静态分析基础上的,它强调以经验为事实依据,以陈述之间的合乎逻辑来保证无矛盾性、确认性,作为科学的标准是有其具体性、深刻性和可操作性的。
5.简述道德选择和责任的关系。
答:(1)内涵
①道德选择是指个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做出的自觉自愿的抉择。
②道德责任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及自然关系中所应该选择的道德行为和对自然或社会或他人所承担的道德义务。
(2)关系
北京众合育才教育网校提供考研考博|英语类|小语种|经济类|经济师|证券类|金融类|保险类|管理类|社会工作|外贸类|财会类|统计类|精算师|心理类|教育类|中文类|艺术类|新闻传播类|编辑出版类|法学类|医学类|工程类|计算机类|理工类|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秘书|导游|中小学|学科竞赛|成人高考|自考|历史类|哲学类|地理类|体育类|农学类|政治类|军招军考|电子书|题库|视频课程,电话微信13366767879就上北京众合育才教育网校
可按考区、学科、知识点自主选择真题或模拟题练习。专业、强大、又便捷的题库,让考生通过考试更容易。
添加老师微信:13366767879享受更多折扣
添加微信公众号:zhongheyucaijiaoyu
产品购买网址: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详解

欢迎来同等学力申硕《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真题及模拟试题详解的页面,由北京众合育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联系电话是18610157382。